一、中藥煎藥機存在的問題
1、加水量的多少。
對于中藥煎藥機煎藥時的加水量的多少,目前并無標準可依。有人?通過試驗得出了一個加水量公式:加水量=平均吸水系數(shù)(1.15)×藥量+蒸發(fā)量+所需藥液量。但是,不同中藥飲片的吸水系數(shù)相差很大,根類,礦物類,吸水系數(shù)相差很大,故該公式并不實用。而且在實際工作中,藥量有多有少,但煎成的藥汁量又相對固定.如同樣需藥汁2520ml.但一公斤藥量與三公斤藥量所需加水量完全不同,結果煎出藥汁量也不同。所以藥量的多少,也直接影響加水量的多少和出藥汁量的多少。所以日常工作中只能憑經驗加水,經常會碰到多加或少加的情況,需要再次煎煮,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。
2、影響有效成分
有些藥材的有效成分遇高溫、高壓易分解破壞。中藥煎藥機采用高溫(120℃)、高壓(0.1MPa)煎煮,不適用于有效成分遇高溫、高壓易分解破壞的中藥材的煎煮。如鉤藤,大黃等與其它藥共煎其有效成分會破壞。在實際工作中,用中藥煎藥機煎藥時常將這些藥材與其他藥材一起煎煮,必然會影響治療效果。
3、煎藥前的浸泡
中藥煎煮就是有效成分溶出的過程。如煎藥前未充分浸泡藥材,水分不能完全滲透到藥材內部,將會影響其有效成分的溶出。特別是一些含淀粉多藥材如;山藥,白芍等未浸泡而直接煎煮,淀粉會在藥材表面糊化而使其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溶出。所以煎藥前的浸泡與否直接影響煎煮效果2改進方法。中藥煎煮的質量對中醫(yī)治病的療效有重大影響,不可忽視。對中藥煎煮的要求古已有之。
二、中藥煎藥機存在問題的改進方法
現(xiàn)煎藥機煎藥存在的問題可在工作中通過工藝流程的改變加已完善。
1、加水量的多少
A;加水量的多少可通過實驗計算不同類的藥材吸水系數(shù),再根據所煎藥材中全草類,根類,礦物類所占比不同選用合適吸水系數(shù)計算加水量。
B;量多藥材為了浸透,煎煮完全加水量必需要多,煎出藥量會超出所需量,這就可利用包裝機上的加熱器濃縮至合適藥量再進行包裝。
2、影響有效成分
其主要是一些需后下的品種,實際操作中可把此類藥用紗布袋另包后放入包裝機中,與煎煮好的藥汁共煎十到十五分鐘后再行包裝。以達到后下的效果。
3、煎藥前的浸泡
煎藥前充分浸泡藥材。這問題惟有靠制度保證解決。日常工作中嚴格實行一浸一燒。即一料藥在燒煮同時另一料藥在合適的器皿中浸泡。如此往復,以保證每料藥煎煮前有合適的浸泡時間。
上一篇:中藥制丸機驗證檢查項目及標準
下一篇:常溫煎藥機常用性能試驗
電話
微信掃一掃